如果西方列强在康乾盛世时入侵,中国还会沦为殖民地吗?

盛世个屁,外国人那时来中国看到百姓是这么描写的:一个个衣衫褴褛、营养不良的样子,就像一群乞丐,而且目光呆滞,没有灵魂的样子,也不知哪个认贼为父的货把那个时代描写成盛世,呸!首先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04 19:45:42

首先强调一点,中国从未沦为过殖民地,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讲,我们到了1901年由于八国联军的入侵《辛丑条约》的签订,重托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但从一般的历史观点来说,即使在1901年,清朝的慈禧中央政府一直能够运转,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主权,所以应该说半殖民地的说法也值得商榷,但是中国不是印度,中国从未沦为殖民地,而印度就不同了,人家英国国王还兼任印度国王,印度人完全丧失了主权。

再说说所谓的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指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时期的盛世,这三个帝王是清朝的第四、五、六三代帝王,而且虽说仅仅三个帝王,但是统治事件却恐怖的达到134年,几乎占到整个清王朝的一半以上。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的庙号分别为圣祖、世宗、高宗,从这个这个庙号可以看出这个三个帝王的所处阶段,康熙时代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大败葛尔丹,沙俄在外东北的入侵,后来又降服西藏;雍正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同时加强对西北用兵,攻占青海;乾隆时期一举灭掉准格尔蒙古,彻底收复新疆,并对尼泊尔、缅甸用兵,清朝的版图的达到历史上顶峰。

乾隆后期的清朝疆域

与清朝版图向外拓展同时发生的,还有中国人口的爆炸,清朝入关后顺治在位期间人口仅仅3000万,但是到了乾隆后期,人口已经达到2.57亿,而正是中国出现了如此庞大的人口,这一时代被称作盛世,但是究其原因,无非有两个,其一:继康熙皇帝宣布永不加赋的政策后,雍正皇帝为了增加税收,取消了人头税,“摊丁入亩”,开始实行田亩税,清朝康熙皇帝以前的中国历史上数千年的人头税被彻底取消,所以各地方政府部门就没有了为逃税漏税而隐秘人口数量的必要;其二中国统一后,战乱减少,而美洲的玉米和红薯等高产作物,被广泛推广,养活了更多的人,所以康乾盛世也被称为红薯盛世或者玉米盛世。

而这一时期的清王朝所打败的敌人,无论是准格尔汗国、大小和卓,还是三藩、郑氏台湾包括尼泊尔,在传统意义上的封建政权,清朝与他们对敌除了庞大的国力以外,在武器上也并不占劣势,而且此时的八旗并没有烂到骨子里,康熙亲征葛尔丹的乌兰布统大战,葛尔丹用上他纵横西域的王牌武器驼城,而康熙皇帝用的是则是简单粗暴的大炮轰,结果葛尔丹完败,即使是俄罗斯在外东北的入侵,沙俄的入侵规模很小,清军完全可以应付,但是面对进行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国,清朝的优势就荡然无存。

清朝绘制的乌兰布统大战图

康熙以后,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禁海政策,本来就弱小的水军,更加衰弱不堪,而西欧的西方列强此时已经完成了对东南亚各国的殖民和利益分割,并正在进行更为深刻的工业革命,为了加强海外掠夺,无论是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还是日后海上霸主的英国,他们都建立了一直强大的海军,而这正是清军所缺乏的。面对着近2万多公里的海岸线,清朝不可能处处设防,所以海防防线漏洞百出,而英法等西方列强依靠强大的海军总能够避强击弱,找到清军的防御空虚进行致命打击,19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对广东海防做了布置,等待英国的进攻,结果英国海军直接北上,到了江苏、浙江一带攻城略地,紧接着又炮轰天津,于是林则徐就被罢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天津大沽炮台,清军炮兵也曾重创了英法联军的舰队,但是吃了苦头的英法联军很快绕过大沽炮台,从无人防守天津北塘登陆,继而攻占大沽炮台,攻占天津,最后还攻占了北京,火烧了圆明园,所以说国家的强大固然是需要辽阔的版图和庞大的人口,但是完备的工业体系,完整的国防配备更加重要,否则再大的国土,再多的人口也只能是积贫积弱。也就说即使在所谓的康乾盛世,面对西方的海上强权,我们的胜算依然不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机动作战的英法联军

在工业革命时代以后,我们的敌人都是从海上来的,作为悠久农业文明古国,我们即使是最强大的时候,也只是在陆地人席卷敌人,但是在海上除了郑和时代的昙花一现,我们终究是没有太大作为。所以毛主席说: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而且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在强军的路上,我们的强大海军已经初现雏形。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