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复试的恐慌中拿起手机回答你。考完一刹那你就会明白,这根本没有什么,啥也不是我特别理解你的这种恐慌,外甥女今年大三,从去年10月份我就开始帮她整理目标院校信息,所以对整个
我特别理解你的这种恐慌,外甥女今年大三,从去年10月份我就开始帮她整理目标院校信息,所以对整个准备过程和外甥女的状态有详实的了解。
外甥女是非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准备跨考师范类院校,去年10月份有了考研的想法,小到专业的选择,院校的选择,大到南北方地理上的选择,着时迷茫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曾动摇有过放弃的想法,元旦后才最终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尘埃落定,安心学习就是了。这期间联系了很多同专业学长咨询,给的建议五花八门,有的建议不妨将目标定高一点,有的建议选择跨考难度小的专业……每位学长的建议都是中肯的,只是站的角度不同。此时的外甥女就如同小马过河中的不知深浅的那匹马。
从元旦确定考研院校、专业到春节前,这中间有两个小插曲。一是在咨询复试的问题时,一位学长建议可以考个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的面试和研究生面试相似,外甥女听闻很有道理匆忙的去照相,报名,开始准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只是忽略了准备时间的仓促。二是春节前的一天晚上,外甥女联系我,语气中满是慌乱、不知所措。在教师资格证复习中很纠结,短时间难以复习三个科目,同时打乱了考研复习的计划,心无法安静下来,接近崩溃的状态。又想到了放弃,另辟蹊径。新的想法是,去西部偏远地区支教,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后边工作边复习考研。两手空空,却什么都想抓到。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鱼和熊掌怎么能够兼得?
对外甥女的这种状态,我是这样帮助她梳理思路的:
大学毕业后的终极目标是考研,不想就业,考上研究生,师范院校教育学研究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不必浪费时间影响研究生的备考,坚定一个方向,心无旁骛。
对去支教这事,我是这样看的,我赞成年轻人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理想和信念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过于理想化可能会顾此失彼。如果去支教,失去了宝贵的应届生的身份,再考研,不会因为迟了两年有优势,到时,同样面对今天这样的境地。
我仍然有些不放心,再次联系外甥女,她已经豁然开朗了。和同学在一起,共同鼓励考研,同龄人之间更容易产生共鸣,好的朋友真的是前进的动力。
综上做如下总结:
一、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切勿好高骛远。预估对应专业的考试科目及录取分数,用最大的努力,最保守的估计,预测自己的实际水平。
二、明确方向,这个方向包括专业的确定、院校的选取去其学校官网以及网上找找各种资料以及资源,看看学校的专业课,历年录取分数线,考试科目、历年报名情况及报录比等,也可以联系到里面的学长学姐,这样了解的更直观。
三、统筹时间安排,制定学习计划。备考是辛苦活,很煎熬人,要有坚定的执行力,根据各科进度合理规划时间。外语做长时间的准备,每天都要坚持,单词,长难句是要用时间日积月累的。
四、多了解考研院校信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听取意见或建议。
希望外甥女的经历能给你一些帮助,让你在考研的路上充满自信,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