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将敦刻尔克的黑锅,扣在希特勒一人头上。
这是不对的。
原来元首是背锅侠:停止进攻敦刻尔克并非希特勒一人主张
希特勒在二战中的战略,是有对有错。
1943年秋天,第九战区的参谋长吴逸志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呢,就是让罗斯福要重视亚洲战场以及如何重视亚洲战场,信里面有加强亚洲战场的作战方案。
然后罗斯福给吴逸志回信了,说很好,我们打算研究下。
吴逸志挺高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老蒋,老蒋一看,大笔一挥:免职,交军法执行总监处发办。
反正这事是没和老蒋打招呼。
这事整的薛岳挺崩溃,因为吴逸志是薛岳的参谋长,也是亲信, 俩人一直合作的非常愉快。
新上来的参谋长叫赵子立,是黄埔生,也就是说,新参谋长和薛岳不是一路人,但是,新参谋长打仗很厉害,这个家伙对战场形势非常会分析。
日军在1944年展开“一号”作战的时候,赵子立果断发现了日军的企图,蒋鼎文和汤恩伯在河南被日本人打跑后,赵子立就认为下一步日本人可能要打长沙。
“老虎仔”刚愎自用
薛岳这人一向刚愎自用又极度自私并且自负,因为是粤军出身,前三次长沙会战都取得了战绩,薛岳有些飘了,自认为自己在国军里算得上一号人物。而赵子立是自己提拔起来的,但是赵子立居然不和他自己站队,总是提出与自己相左的意见,薛岳和赵子立二人关系越来越差。
此时日军在长江航道活动频繁,并且在第九战区大量抓中国民夫,日军所到之处中国人禁止通行,并且日军数量大幅增加。情报的指向性非常明显:日军要再次进攻长沙。
可是,自认为天炉战法把日本人打怕了的薛岳,认为这是假情报,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日军,日军进攻长沙,不可能。
薛岳的控制欲望到底有多强?每次作战,重庆军令部参谋打电话给第九战区,九战区参谋如果回答不符合薛岳的心意,薛岳就要发脾气,以至于他后来规定:无论谁和军令部通电话,都要按照他判定的情报和战报回答。
所以这一次赵子立很崩溃,但是老虎仔薛岳根本听不进去话,怎么办?
赵子立找到一个机会,趁副司令王缵绪把这个消息带到重庆去,而且,他还说要多准备兵力,在衡阳准备决战。
赵子立怕事情不稳妥,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在湖南的军统局,要求军统局把这件事也转给蒋介石。
5月15日,军委会一张电报发给了薛岳,几年的情报非常详实地指出日军要进攻长沙。
薛岳这才相信。
日军七个师团攻打长沙,而薛岳还在用天炉战法来打日军,日军为此已经做足了准备,而在这之前,赵子立当着薛岳的面称天炉战法为“老架子”,让薛岳非常的不爽。
这时候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回到桂林,同意指挥9.6.4.7四个战区的战事,白崇禧建议薛岳放开长沙和衡阳,把日军引入桂林决战。
这种事薛岳当然不干,骂道:丟他妈!我就不去给广西看大门!不在湖南打,把部队拉到广西——他家里去,可恶!
去桂林决战先不说,但是赵子立在衡阳决战的建议是非常好的,因为这个点几个战区的兵力都能汇集。
此时日军已经兵临城下,天炉战法已经完全不起作用,这个时候,长沙只剩下薛岳的基本部队第四军。
薛岳问哪个部队来守长沙,第四军这个部队善攻不善守。
赵子立装糊涂,因为因为他想起来前任吴逸志的话:要知道第四军和薛岳的关系,什么事情,不要等薛岳自己开口说话。
但是,赵子立就是不吱声。
赵子立是这么想的:第四军守长沙,只是作为一个抵抗关节,之后建议在衡阳决战,那么为了保全第四军,衡阳决战的建议薛岳就可以接受。
这是赵子立拿薛岳的起家部队来威胁他。
最后,薛岳还是让第四军来守长沙。
长沙沦陷
第四次长沙会战开打后,第九战区长官部大部分人去了湖南耒阳,剩下的人在岳麓山上指挥。战役打了没多久,薛岳看顶不住了,就准备跑到耒阳,于是他把赵子立留了下来,要他在前线“照料一下”。
赵子立认为:薛岳很快也会叫自己去耒阳,但接下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就在这时候,赵得知第4军军长张德能以两个半师守长沙城,以一个师守岳麓山,于是急忙给张打电话,说:“这样岳麓山就难保了,你立即再往岳麓山调一个师!这一次,湘江西岸出现大量敌人,他们是从湖面和路面双管齐下的。岳麓山一丢,长沙还怎么守?反过来,如果集中兵力扼守岳麓山,即使长沙城被攻陷,而保有岳麓山,那么长沙也不能算丢!”
赵子立再追问,张德能说:“参谋长,实不相瞒,长官临走前有交代,部队仍归他指挥,现在的布阵是他的命令,如果你想变更部署,先给长官打电话吧。”
赵子立仍建议张德能往岳麓山增兵,后者仍不敢违背薛岳的命令,说:“长官叫我以主力守长沙,我只好以主力守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