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暖思淫欲\",最早出自元代杂剧作家贾仲明创作的《对玉梳》。该剧讲了妓女顾玉香与书生荆楚臣历经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在该剧的第三折,顾玉香逃出妓院到长安去找进京赶考的
淫欲之心人皆有之,饥寒之苦谁人能忍?此为人性也,但这就看作为有道德思想的人们如何正确对待了。
温饱思淫欲
简单地说:“温饱”其实就是一个人生活之中的物质基础而已。在生活中,物质基础打好了,温饱解决了,生活富足了,那么人们又会想什么呢?那就是更好!能不能更好地生活。
所以“淫欲”之词不单单是性之欲望。而有一个更高的层面就是人在满足现状,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的欲望。这种欲望从正面来讲叫做“好上加好的一种进取精神”;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则就是“人性之贪婪”,想更多地敛财、谋取更多的利益。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说或遇到这样的事,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
比如说我们邻居,是一位某政府单位的副局长,但到五十来岁时,副局长的位置似乎对他来讲是座的腻烦了,于是就想着是不是可以进一步当局长玩玩,这样更能体现他的人生价值。但这种人生价值观看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一种是平淡处之,能圆梦成为局长当然好,成不了也无所谓,做好我现在的位置就可以了。可他老先生偏偏是另一种思想,非做局长位置不可,此位置非我莫属。结果,在群众投票与众人之选拔中,名落孙山,由于“非我莫属”的欲望思想的支撑下,使他老人家一时想不开,“我在平时是如何的平易近人,我在平时是如何的工作上有实力,但现在为什么大家就不选我呢?”,气结于心,不久便与世长辞了。
这种欲望之表现,就不是一种向上进取的能正视人生的正面的“好上加好的进取”,而可称为“贪婪”了。贪婪这个词汇如果运用到人生中,便是一种钻营、一种贪念,在成为人的一种不能自拔的欲望时,便会给人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伤及人身性命,这就叫做“淫”了,就是太过分了、过度了。
所以,淫欲是人之本性,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用好了“淫欲”一词,则风生水起;用不好,则伤及人身。人生处世,中庸为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要看得清透一些,心胸宽广一些,某些事情的成败就不会过于斤斤计较了。
因此,“淫欲”,是过度之意也。
饥寒起盗心
食不果腹,看天天不蓝,看地地无形,什么时候才能把这饥饿之腹填满?一种困境,深深困住了一个人,是否还能存活,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呢?
不争馒头争口气,饿死也不做贼寇,这是一个人的尊严。但这也是以人的思想而论的,也有一些人则不以此为原则,走上不归路。
饿呀!怎么办,靠双手得来之物太有限了,最多是个果腹而已,所以为了不再只是果腹、不再去承受这种辛劳之苦,便起了偷盗之心。这样来的容易啊,顺手而得,多容易啊。
非分之念,不能奉公守法,好逸恶劳,自然产生盗心。可此盗反倒还会有人乐此不彼。
有一个在生活中遇到的故事。一位美女到了婚嫁年龄,在铁路从事火车上的话务员工作,其父母皆为大学教授,给她介绍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生,可这位美女皆嗤之以鼻,觉得一文弱书生没有刚勇之气概,怎能保护她一生的平安。适逢此时,她遇到了一位能“保护她终身的刚勇之士”,就是她这趟车次上的一个盗窃团伙的老大,这位老大的气质与作为中的义气和刚勇让她佩服的五体投地。当然作为一校之教授的父母对此是坚决反对的。但此美女孤注一掷,于是与父母决裂了、结婚了、生孩子了。
后来的日子可想而知了,作为老大的丈夫虽有刚勇却保护不了她的日常,虽有钱财却给不了她生活的关怀,一到过年过节不用公安人员去请,自己背上铺盖卷到局里报到了。
一日发财梦,好逸恶劳的人生观念,只能给人生带来更多的是痛苦与心灵的扭曲。“饥寒起盗心”,从表面上来讲似乎是都快饿死了为何不去抢去偷呢。但人有勤劳的双手,再困苦,人也有他最基本的尊严。
“温饱思淫欲,饥寒起盗心”是一种生活中得来的总结,在人生运用中,“淫欲”之思要中庸处之,不可过度而为;至于盗心,还是用辛劳的双手来代替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