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述一九七零年农村人的生活?

1970,在我的记忆里正是挨饿的时候,有个生产队长上完诉苦大会,回到队里到牛圈里拉屎拉不出屎来,让其儿子用小棍往外拨拉……青黄不接的时候吃糠咽菜,就是到了1977年,我们这里还闯关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0 07:39:35

一九七零年,我已经十六岁了。

那时候,我们那地方的农村人生活的确很苦很苦。整个生产队将近一二百人,生活条件好的也是廖廖无几。会手艺活的,单双职工家庭除外。夏季分粮时,全队每人平均指标一百二十斤小麦,子女多的,工分少的还吃不到平均指标,有一百斤的,九十几斤的。很多家里无多余的粮食。麦收季节吃麦子,秋收时候,玉米红薯。玉米少,红薯多,早饭红薯面汤加红薯和红薯叶,午饭红薯面汤里下了几根面条,丟了一把红薯叶酸菜,这是一日三餐中最好的一顿。晚饭又是玉米糁和着红薯面的糊涂稀饭。当时我们那儿流行一句话,“红薯汤,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红薯面馍也不是能够经常吃的。玉米面馍,麦面馍,只有农村的节日里和家里有客人的时候才能见到吃到,至于肉类一年之内只有寒衣节,(我们这儿管寒衣节叫十来一)和春节才能见到吃到,生活条件不好,也影响到我的身高发育,十六岁的身高也只有一米五九,后来到了部队,又增高了十几公分,这是后话。

穿的小时候不说,大了只要遮住羞。别的不强求。

住的地方也叫凑合,一个床上铺了个麦杆织成蒿蓆上面加铺一个苇子编成的蓆子,便是一个不错的卧处了,一条蓆子铺了几年后用破衣布补了烂,烂了补,还是不舍扔掉。一张床上两条被子,那也是经济条件相当不错的家庭才有的。夏秋两季,跳蚤,臭虫,蚊虫,蒼蝇多的不胜其烦。六十年代末到七零年,那日子真叫苦!

想想过去,比比现在,真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我们感恩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有了优越的社会制度,有了科技的发展,我们才会有今天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