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描述]
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乐乐在妈妈的安排下,参加了一次小掌柜“一元创业生存挑战”的训练营活动。活动分为四个团队进行,每队13人,启动资金为1元。孩子们要在规定时间内用自己的能力赚取金钱,赚钱最多的团队获胜。
孩子们先在带队老师那里用赊账的方式进了一批货,再把货物卖出,还掉欠款。然后用剩余的钱自行去超市进货,再卖掉货品赚取更多的钱。孩子们的午餐,都是用自己赚的钱购买。为了尽量节约成本,孩子们都不舍得下馆子。乐乐所在的团队,13个孩子只花了十几元钱,买了最普通的手撕面包,配着自带的白开水,就解决了午餐。最后,乐乐所在的团队赚取了111.7元,获得了团队第一名,每个孩子分到8.6元。
通过这次活动,乐乐和其他孩子都明白了,大人赚钱有多么的不容易,今后不能再随便乱花钱的道理;也明白了,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本领,将来是没法赚到很多钱的,所以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学好本事。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吃好穿好,玩具也不少,要啥有啥。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孩子都没有金钱的概念,总是看到啥都想要。明明家里已经有好几个同样的玩具,可看到喜欢的,依然吵着要买;或者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什么新鲜好玩的,不论什么价格的,也吵着要买。他们不懂体会父母赚钱的艰辛,不懂金钱来之不易,也很少有金钱的概念。
孩子缺乏正确的金钱观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中写道:“从小没有金钱意识的孩子长大后会碰到四个问题:没有节制消费意识、需求排序意识、投资意识和危险意识。”
一、没有节制消费意识,容易索取无度。如前文所说,孩子总是看到什么喜欢的,新奇的都想买,不管家里是否已经有了,也不管父母的经济承受能力。
二、没有需求排序意识,就是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仅仅只是自己的欲望。
三、没有投资意识。缺乏金钱意识的人,更难拥有投资意识,钱都在他们手上挥霍掉了,又谈何理财投资,去创造新的财富。
四、没有危险意识。缺乏金钱意识的孩子,长大容易走上堕落、犯罪的道路。孩子自小不懂克制自己的欲望,总是要啥就买啥。当家里的经济条件无法承受,或者遭受父母的拒绝,他们便会另寻他法。比如采用偷盗,牺牲色相,借高利贷,甚至卖器官残害自身身体的方式获取金钱。
可见,缺乏正确的金钱观,危害是极大的。作家三毛在《亲爱的三毛》中写道:“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呢?
一、让孩子明白钱的概念。在孩子四五岁起,有简单的数字和计算概念时,就可以给孩子灌输金钱概念。比如去超市买东西,一包薯片5元钱,10元可以买两包薯片。
孩子上小学起,就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他们自行去便利店购买东西。比如给孩子5元钱让他去买生字本,剩余的钱他自行支配。一本生字本1元钱,剩下4元孩子可能买个冰激凌,也可能买包薯片,又或者他既想买冰激凌又想买薯片。这时他就得取舍,我只能选一样,哪样是我最想要的。慢慢的,孩子就有基本的金钱概念,也会知道很多时候不是所有想要的都能得到,在金钱有限的情况下,要如何做选择。
二、告诉孩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有金钱的获得,都应该是合理合法的。心理专家说“金钱观教育,本质上就是教会孩子如何获得和对待拥有。”
如今有些年轻女孩为了买个名牌包或者最新款的手机,就售卖自己的卵子,有人险些搭上自己的性命。而有的女孩仅仅是为了买一件洛丽塔的裙子,就同意跟人裸聊甚至性交易。为了一点虚荣心就出卖自己,愚昧而无知。
更有甚者,有些人为了追逐金钱和享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的家乡龙岩已被列为诈骗之乡。很多农村的年轻人不务正业,又想着发大财,于是铤而走险,纷纷跑去东南亚搞电信诈骗。短短几个月到一年光景,一个人就能“赚取”几十上百万,回来便买豪宅豪车,肆意挥霍。这些人根本不去想,他们“赚得”的钱,背后是多少家庭的血汗。这种犯法所得,也终将使他们付出代价。
追求金钱本身没有错,但如果为了金钱不择手段,最终将被金钱的欲望所吞噬。
三、告诉孩子,钱来之不易,消费要符合自身的经济能力,合理消费。很多人关于金钱的悲剧,都是始于不懂控制欲望,总是奢望得到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东西。他们小时候闹着要高档玩具,再大点要名牌鞋、名牌衣服,大了要最新款的手机,名牌包包,再往后想要豪宅豪车。总是任由自身的欲望支配,而不考虑自己或家庭的经济状况,就极容易出问题。
像文章开头的乐乐妈妈,就是利用训练营活动,让孩子亲身体会到赚钱不容易,花钱便不能太任性随意。只有体会过辛劳和汗水,孩子才更懂得珍惜和体谅。
结语:
在家庭教育中,金钱教育是贯穿孩子一生的教育。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而真正的金钱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正确认知,让孩子明白金钱的获得要合理合法,金钱的使用也要合理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