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药学怎么样?

天津中医药大学
1958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中医学院。原天津市中医学校并入,在王串场建立新校舍(原址改为中医研究班)。10月11日,天津中医学院正式建立,校址在天津市和平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7 13:10:27

天津中医药大学

1958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中医学院。原天津市中医学校并入,在王串场建立新校舍(原址改为中医研究班)。10月11日,天津中医学院正式建立,校址在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20号。学院隶属天津市领导。学院是由天津市西医学习中医班、中医进修班、天津市中医医院、天津中医学校合并建立的。设中医专业,大学本科,学制五年,招收高中毕业生。

1962年,学院迁入河北区王串场真理道。

1964年,根据河北省政府决定将原河北中医学院全部教师和图书资料并入天津中医学院。10月,天津中医学院附属王串场医院建成并开诊。天津中医学院附属王串场医院建成投入使用。

1970年,天津中医学院附属王串场医院改为隶属天津市河北区卫生局领导,更名为“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中医医院”。天津中医学院迁至石家庄并入河北医学院,改称河北新医大学。

1978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重建天津中医学院。

197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设中医基础、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学、医史文献七个硕士研究生学位点。中医医院划归中医学院,改为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981年2月,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中医院重新归属学院,定名为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挂靠单位,时名为天津中医学院。

2006年,经教育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

2012年,天津中医药大学与天津医院联合成立了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骨科学院。

2014年4月,学校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首家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天津市属高校。7月,天津中医药大学与天津市人民医院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了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2015年,根据《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的通知》,学校成为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6年8月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双峰道校区正式清校移交。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18年4月,学校整体搬迁到静海区新校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全系统有教职工3590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52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医大师2名,2人获批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批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天津市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人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一层次人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