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说的仁政天下呢?

巜道之以德,齐之有礼,有耻且格》出自论语。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25 20:00:22

巜道之以德,齐之有礼,有耻且格》出自论语。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用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同时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建设是必要的,但却忽略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用道德教导人民,用礼教来整齐感化他们,人民不但懂得廉洁是非,而且从心里归服。虽然孔子的观点十分明确。统治者以“德”和“礼”治国,就能得到百姓的认同和拥护,整个国家的凝聚力也会大大提升。若用“刑罚”和“政令”治理国家,虽然也能起到效果,但是民众对国家的感情却很淡,缺少相应的凝聚力。而最理想的政治形态,莫过于“礼乐刑政”的统一,才是最完备的治国方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