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不会一直受影响,影响是有限的,暂时的。好比一粒种子,自带基因成长,没有阳光、水源、养料它能健康长大吗?
人,一生下来,耳染父母之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上学后,就是走入学校的小社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特殊人,一生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但根据后续接受的教育和经历多少,受家庭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
决定一个人外在行为的是认知,而认知来源于学习和与外界的互动。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上了学以后,除了在校学习的时间,主要还是家庭生活。那么家庭塑造了一个人最底层的思维架构,家庭教育深深嵌入了每一个人的认知。说一个人的当下是过往一切的总和,这个总和必然包括家庭塑造的那部分结果,所以无论填写求职表格,还是媒人介绍对象,都调查本人出身和家庭环境,这即是经验,也有理论依据。
如果生活在古代的宗法家族,一个人的一生都受家庭的影响,还受家族的控制,看《白鹿原》、《乔家大院》等历史小说能感受到这一点。文学作品需要情节的转折、人物的冲突,渲染年轻人的叛逆,无论什么方式的叛逆都是针对家庭的,其叛逆的思想和方式都受家庭影响。
现代青年主要路径是到大城市求学,离家外出求学后,所在学校和城市、同学和老师、所学的知识和经历的事情不断加入认知系统,但加入不等于替换,它们对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改造,也不过是稀释了此前家庭所赋予的那部分认知,永远不可能把原有的、根深蒂固的思想擦除。
白手起家的人,无论是古代的君主还是现代的老板,一生都带有草根气息,能理解老百姓的疾苦,一生都很勤勉,不至于挥霍无度;王公贵胄、二代三代,生活的天然底色就是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即便是落魄了,也退回不到祖辈那种底层的生存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