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业务骨干,成绩突出,本来应该提拔副科的是他。结果领导找他谈话,老李四十五岁了,虽然水平一般,但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机会了,你年轻,还有
我亲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业务骨干,成绩突出,本来应该提拔副科的是他。结果领导找他谈话,老李四十五岁了,虽然水平一般,但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机会了,你年轻,还有的是机会,把这次提拔的机会让给老李,但是,千万别影响积极性,否则,下一次提拔也不是你。
我亲戚听信领导的话,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一晃七八年过去了,熬到了41岁。这次提拔副科,所有人都觉得,必须是他!但是,领导又找他谈话了,现在提倡年轻化,而且是硬指标,班子里必须有20%的年轻成员,提拔的必须是85后的。这次就提拔小李,你是老同志了,应该有觉悟,配合好工作,别闹情绪。小李是谁?小李是亲戚带的徒弟。
这个单位明文规定,40岁以上不再列入科级后备人选,45岁不再列入处级后备人选。也就是说,你过了年纪,就是有孙的本领,也被一刀切关在门外,这是年轻化的需要,这也是讲大局、讲奉献、讲担当。
我亲戚彻底寒心了,年轻时,让给老同志;中年时,让给小同志,左讲是担当,右讲也是担当,反正都是上级有道理。你的青春年华和无私奉献,都是一片云烟,在土政策之下,都是一片浮云。
那么,题主说的,体制内到了35岁还没有到领导职位,要看哪一层级?如果35岁还没有到副科,这个职级的最低的第一层级,这个单位又搞年轻化,你的前景真的堪忧。35岁不到副科,38岁不到正科,40岁就不太可能列入处级后备来培养了。你连后备滚动池,都进不去,还谈提拔吗?除非,你有特别强势的贵人,而且是一把手,说一不二,非要提拔你,贵人会帮你找理由,否则,年龄就是一刀切掉你了。
从广大基层生态来看,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连副科都提不上。比如,乡镇级的体制内,副科就是副镇长,也是一方诸侯了。但是,到了省级单位,起步就是副主任科员。40岁没有到处级,就算发展慢的了,45岁没有进入梯队,可能给你派下来提半级,安置一下。但是,在基层职场,大多数人止步于科级了。
升职,是拼命的问题吗?笑话。上面,我亲戚的例子,说明,升职,与拼命没有关系,上级一句话,你年龄超了,就抹杀了你所有的努力。所以,你到35岁了,应该明白,升职不升职,与拼命没有因果关系。你35岁了,还没有进入最低的职务序列,真的要为你捏把汗,不如,好好调整心态,按部就班工作,不至于拼命吧。
发展一个副业,照顾好家人,保护好身体,追求生活质量吧。工作上,保持随遇而安的心态,提拔之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顺其自然。你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锻炼一个自己爱好,发展一个自己的副业,说不定你会找到另外的寄托,还能提升你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