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业务骨干,成绩突出,本来应该提拔副科的是他。结果领导找他谈话,老李四十五岁了,虽然水平一般,但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机会了,你年轻,还有
现在体制内提拔越来越年轻化,35岁以上机会就很少了。但我见过几个40岁才被提拔的“反例”,写下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是王哥,39岁才从普通员工升中层干部。
王哥之前在业务部门工作,口碑很好。说实话,他的业务营销能力不强,但胜在懂产品,能把产品的优缺点,能帮助客户解决什么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
就因为这个能力,被总公司调去产品部门,做管理型的工作了。
总公司僧多粥少,位置不多。王哥上头还有一个只比他大3,4岁的领导,论资排辈,干了一年又一年,始终没有机会走上管理岗位。
但是王哥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仍然坚持学习,在产品方面,他是部门里最懂的,什么事情到他手上都能分析清楚。
这样到了他39岁的时候,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另一个部门的领导调走了。他经过竞聘,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王哥的事例,诠释了什么叫做“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二是李姐,40岁才做上管理岗位。
李姐是公司的老员工了,之前在B市子公司工作,工作能力很强。被A市的总公司调去做管理类的职能。
30多岁结婚生了孩子,自己申请从总公司回了B市的子公司。做普通员工。
但很明显她是有上进心的。很擅长和领导打交道,部门里头的工作,核心工作争取到了大部分,所以几年以来出了不少活。
当部门主任调动去更高的职务时,留下的空缺,大家自然都想到她。
从部门内外来看,她是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都符合的人。当仁不让,顺理成章的走上了管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