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作为互联网三巨头之一现在是越来越名不副实,无论是营收、市值、还是社会地位都已经掉出了一线梯队。
都说阿里是运营最厉害,腾讯是产品好用,百度的技术最牛逼,以技术闻名的
百度李彦宏的后退一步:豪赌人工智能
李彦宏曾沉痛地喊出:“失去对价值观的坚守,百度离破产就只有30天!”
陆奇
经历信任危机阵痛的李彦宏,在2016年12月,把他的妻子、百度另一位大股东马东敏,重新叫回百度,出任董事长助理,负责人事和财务。而这次陆奇加入百度后,更是负责了百度全部的业务。
李彦宏的二次任命,不仅仅只是一次简单的人事变动,是百度历史上一次最大的放权。今后,百度所有的业务线负责人,全部要向陆奇汇报工作,而钱的事情,则要靠掌柜太太——马东敏操心了。相当多业内人士预测,李彦宏“大放权”后,可能将退居二线。
前微软副总裁陆奇加盟百度,对百度和李彦宏来说,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但李彦宏绝不会退居二线,而是做了一个大的押注——专注于战略运筹。
说百度和李彦宏之前,我要先说另一个互联网巨头腾讯。成功来自于坚守,不放弃。马化腾先生当年如果以15万元卖掉壳子,就不会有今天市值1600万亿元左右的腾讯。2016年,“企鹅之父”马化腾与马云一起,“两匹马”卧槽胡润“IT富豪榜”前二位,这不仅仅是一个财富数字的变化,而是创造超级财富背后到底有什么成功之处。
与很多互联网大咖不一样,马化腾先生腾讯的主营赚钱能力大于投资能力。一个企业实力的体现,不光是利润,是钱,更多的还是前景。马化腾多年来盈利能保持30%多的增长,而且利润增长还大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转型!
对于马化腾来说,内容才是产业恒久的支撑点,腾讯这几年在做什么转型呢?腾讯要做的是“互联网+生态系统”。我们知道,新一轮的信息革命已经开始转向物联网,面对信息科技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延伸之时,马化腾要做什么呢?腾讯要做云的工作。因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第一要素就是云,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处理大数据。
马化腾让QQ和微信承载着腾讯智能云,连接核心战略。通俗一点说,腾讯不仅是要能够连接人与人,还必须能连接人与服务、连接人与商业。比如,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医保支付方面,你通过腾讯微信医保支付,就可以实现从挂号、问诊,到缴费,全流程的“一条龙”移动就医体验。
新公布的2016年中国企业市值排行,腾讯超越工商银行占据第一,而李彦宏的百度,目前的市值是600多亿美金,与腾讯2350亿美金市值相差甚远。这些年,“百度到底怎么了?”的这种质问,一直缠绕在人们心头,而魏则西事件更是把百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大有“百度不死、假药不止”之势。
其实,假药事件只是一个爆发点而已,但更是百度经营战略的问题所在。衡量一个公司是否经营有道,可以看两部分,一个是主营业务获利能力,另一个就是对盈利部分是否具备良好的再投资能力。与马化腾先生的腾讯相比,百度这两年股价不争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百度还是在原有的企业商业模式和业务上转圈圈,依旧靠着搜索这个金饭碗。
今天,让陆奇加盟百度,说明李彦宏开始变了!这是百度转型的关键一战。我认为,与腾讯一样,互联网巨头百度未来最大的看点,也是人工智能。
从陆奇加入百度这一刻,李彦宏已经完全为百度确定了未来的方向,坚决地转型人工智能。陆奇在微软的时候,曾经提出过对话级平台的人工智能战略。李彦宏把业务权力下放给陆奇,让他加入百度核心管理层,百度首先会在人机交互领域取得突破。
百度拥有世界最大的中文搜索数据,自然也完全可以做出一个最优的结果,这是李彦宏具备“弯道超车”的可能。让陆奇整合百度全公司的资源,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人机对话领域的人工智能;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巨大的革新。
有人说,计算机与人交互方式即将面临第三次演变,PC的操作系统通过键盘鼠标作为交互,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触摸屏,而第三代智能化设备,则是通过语音。这“第三次计算机革命”,海外领先者是亚马逊,国内目前看,可能是百度。百度的转型,对拥有数万名员工、被质疑尾大不掉的百度而言,李彦宏如此押注,倒真有可能赌对了未来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