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二战苏军著名将领瓦图京战死了。
但打死瓦图京的不是德国人,而是乌克兰人,乌克兰民族主义游击队。
乌克兰人和俄罗斯同属斯拉夫民族,但也有明显的不同。
比
很多人都知道:苏德战争中曾经发生过一场惨烈的围歼战,被希特勒称为人类最彻底的一次围歼战——基辅战役。
这次战役中,一共有66万多的苏军被俘虏了,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基辅地区的乌克兰人默默地支持德国人导致的。
另外再告诉大家两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是,当时乌克兰还组织起了一个反苏的游击队。不过这个游击队不是用来抗击德军的而是用来打击苏军的。二战时期,苏军著名将领瓦图京战死了,打死他的正是乌克兰的反苏游击队。
二是,当时乌克兰人还大量地加入了轴心国军队,据不完全统计:总数加在一起超过了30万人以上。
其实在很早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俄、乌两国就不太对付,互相是处于厌恶极度大于好感的状态。本来苏联成立以后,乌克兰作为苏联的一部分其实这种厌恶感也慢慢地变淡了。
可是随着1932年开始的两项运动, 最终导致乌克兰人彻底地与俄罗斯人的关系闹僵了。
苏联推行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最终让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彻底闹僵了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苏联为了加快自身的建设、特别是农业方面的建设,在乌克兰推行起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当时苏联方面派了很多基层干部前往乌克兰的农村地区,这些干部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动员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说白了就是:大家不要自己种自己家的地了,大家一起到组织里面来集体种地,然后统一分配。
这玩意说白了就是对私有财产的一种剥夺了,当时乌克兰大量的农户都开始进行消极的抵抗。这也可以理解:谁愿意把自己的农具、田地给“别人”呢?
于是乎,为了制止这种消极抵抗的行为,苏联方面把很多农户都抓了起来。这些被抓起来的农户有大部分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以及中亚地区了。
那些留下的农户由于心里不太爽、外加上人数的减少和消极的抵抗,导致:粮食产量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当然了,苏联方面也说了:自然灾害才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
1932年,乌克兰的粮食产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当年预期在全苏联可以收获9070万吨粮食,但是实际上只收获了5500万到6000万吨。
苏联方面为了完成既定目标,开始干了一件大事:规定“盗窃集体农庄财物”的可以判处死刑。这一法令从根本上禁止农民把任何农产品据为己有。
但是这还没有完,苏联方面在1932年12月的时候,还发布了一道密令:把全乌克兰的所有生产资料(农具、牲畜、种子)收归公有,并且禁止把任何粮食和制成品运入乌克兰农村,并在全乌克兰禁止商品和农产品的异地买卖。
另外苏联方面还派出了大量的人员开始——挨家挨户的搜农户家里有没有藏粮食。一旦发现,立即予以严惩。
一面是粮食产量的下跌、一面不断地搜粮食、一面还禁止外部粮食和商品流入乌克兰地区。这样一来,在1933年的春天的时候,乌克兰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饥荒。
那么具体有多少人是属于非正常死亡呢?具体的数字目前还没有,但是根据后来解密的资料来看的话:起码有250万以上的乌克兰人非正常死亡。大概占到了当时乌克兰人口的四分之一。
由于这次乌克兰方面的反应让苏联当局感觉到了问题。于是乎,随后又一不做、二不休地展开了大清理运动。一大批乌克兰的精英人士、知识分子遭到了清理。
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当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国人打来的时候。乌克兰人也就出现了夹道欢迎德军的现象。也许在他们心里面:苏联还不如德国人了。
德军著名的将领古德里安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当我乘车进入基辅时,街上到处都是欢迎我们的人,其中一位老太太给了我一大包面包,叫我吃完之后再走。
大家怎么看这种现象呢?我只想说,乌克兰估计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彻底地忘记历史、忘记过去。我还是那句话:凡事有因必有果,一切都是因果循环而已,只是有的时间长一点,有的是现世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