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呢,爱胡思乱想是你的天赋,代表你的大脑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对于事物的处理能够更加细腻,运用得当的话会给你带来很多的便利。
所以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
脑袋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控制自己的思考?
“有时候脑袋总是会胡思乱想,想一些产生不了意义的事,我总是心里狠狠的说不要想了,但就是控制不了。 比如我早上应该想今天要做什么事,但却脑子会跑偏。”
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不就是老师和家长训孩子的时候,常说的那句话吗?“每天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你有出息吗?”可见,“脑子跑偏”就是胡思乱想。一般未成年人比较多见。
为什么说未成年人比较多见呢?
首先、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你知道孩子最不想听到父母说什么话吗?“你怎么不像xx一样给我争口气呢?”“你和xx都一样大,你怎么不学学人家呢?”所以,很多从小都被“像xx一样”,给洗脑了。看到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人,就会想起这句话,“如果我是他就.......”
其次、这种现象也和学校时期的学习方式有关。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会常常激发学生去“联想”,去“发散思维”。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让学生产生“想象力”,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另外还有什么“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反映共性。”这些较好的学习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对学生的学习真的很有用,但是,如果不会运用,那就之后导致不好的后果----“天马行空”了。而天马行空就是胡思乱想、就是思想跑偏、就是想入非非,有时候还会发出怪异的声音、做出怪异的动作。
第三、脑子跑偏的时候,想的一些事情连自己都觉得可笑甚至可怕。“我怎么会想这些呢?”“我不会变傻了吧?”有时候会痛恨自己,不该想这些没用的东西,可是自己又控制不住自己,会继续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不着边际、没有意义的事情。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强迫思维,它会产生一些惯性意识,即习惯性对某种现象进行毫无理由、没有逻辑地联想。如果不加以矫正,持续下去,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出现幻觉。即想象的事情似乎就在眼前,同时本人还会出现情绪上的反映:或兴奋、或忧虑。
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该怎么做呢?
1、让行动代替思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一个人发呆,也不要长时间对着一件事情凝视。最好是和大家一起做事。
2、形成逻辑性思维的好习惯。好,为什么好,我该怎么做?不好,为什么不好,我不能怎么做!
3、有想法就说出来,听听别人的意见;请朋友帮忙出主意;多和有能力、有经验的人交流。
4、每天保证用一定的时间看书、读报、看电视,了解当前的时事,明确自己的行为不要落后于时代。
5、保证有一定娱乐和运动时间。它会让人停止“遐想”,因为不切实际的“遐想”,其实就是“瞎想”。瞎想有意义吗?没有!既然没有意义,我为什么还要去想它呢?
这样,你就从万般愁绪中回到了愉快的现实生活中了。朋友,回到生活中来吧,为你想做的事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