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国数学或物理竞赛第一名,保送北大,一个高考全国卷全国总分第一进北大,你觉得哪个强?

一个全国数学或物理竞赛第一名,保送北大,一个高考全国卷全国总分第一进北大,你觉得哪个强?
首先,这两类人都很厉害,厉害到我们普通人不清楚到底谁更厉害!智商都是高深莫测!
全国数学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7 23:21:19

毫无疑问,清北这样的顶尖学校更喜欢竞赛第一名的,而不是高考总分卷全国第一的状元。在哈佛、耶鲁也是如此。曾经有个报道,一个学生SAT满分、GPA3.95被美国名校集体拒绝。顶尖名校不要平庸的聪明人,而是渴望天才。

这两种人强的地方不太一样,而且宗旨也不太一样。国际奥赛的宗旨就是要普及科学,还要发现、培养有天分的人才。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奥赛的主管单位中国科协,由各学会来组织。比如物理竞赛就是由中国物理学会来组织,在省级比赛时,就是省一级的物理学会来负责出题、评卷并培训,像在湖北省,一般是武汉大学来牵头组织,其他高校配合。国家的奥赛集训,现在由清华物理系来负责,原先是北大来负责。

奥赛的题目一般是比较新颖,而且因为是要发现天才,所以所用的知识肯定要超出所学的内容,题目非常灵活,考察的就是你的思考能力,而不是所学知识的扎实程度。

各个国家对数学和物理的奥赛都很看重。中国在2016~2018年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MO)连续三年都没有拿第一,在2018年拿了第三。整个知识界很不安,很多人写了很多文章,抨击教育改革,一刀切禁奥数,扼杀天才。在压力之下,2019年中国和美国IMO获并列冠军,舆论总算消停,如果还是没得金牌,教育部免不了接着被批。

高考不一样,对于现在的高考高分,高教界不是高兴,而是忧心忡忡,觉得现在的高考选拔了人的仔细、认真,而不是人的能力和智商。高考状元水平确实不错,但不是顶尖人才,而且状元还是有一定偶然性,相同层次的人不少,考试时有的人稍微不注意,多扣一两分,就不是状元了。

天才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虽然残酷,但是事实,我们这个世界其实是天才们开拓的。牛顿的运动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电磁理论、量子理论、信息论等,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让人类一举成为地球霸主,还想着要走出地球,去探索太空、宇宙。这些人是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奥赛希望寻找这样的人。

那奥赛能否找到这样的人呢?还是可以的。比如菲尔兹奖获得者、数学家陶哲轩,12岁就是IMO金牌得主;俄罗斯传奇数学家佩雷尔曼获得过菲尔兹奖;越南的菲尔兹奖得主吴宝珠也是获过两次IMO金牌。现在获菲尔兹奖的数学家们可能有50%的人来自IMO获奖者。不过非常可惜,中国的奥赛金牌得主们还没有获得过菲尔兹奖。

中国的奥赛选手们也是有很大成绩的。清华的施一公,国内最有名的生物学家,他就是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河南省第一名。北大的许晨阳,庞加莱讲座教授、拉马努金奖获得者,国内最有名的年轻数学家,也是数学奥赛出身。

我们在教育自己孩子和学生时也应该秉承这个原则,虽然高考考查的是均衡能力,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强调学生成为各方面都很均衡而又平庸的人,而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些特长才是将来的立身之本。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