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亦称浴兰节,《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每逢端午,古人采百草(中草药)、沐兰汤(用草药浸水沐浴)成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渔家傲》有“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
我的家乡是江西赣州,赣州被称为客家人的摇篮,是国内有名的客家人聚集地。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在赣州,勤劳、善良、朴实的客家人过端午节有着有自己特色的习俗和饮食……如用艾叶、石昌蒲烧水沐浴,吃(灰水粽子、米粉鱼、米粉肉),喝雄黄酒,在门楣、窗户上挂艾叶、石昌蒲,赛龙舟等。
一,用干艾叶、石昌蒲烧水沐浴
每年端午前后,市场就会出现一些卖艾叶、石昌蒲、枫叶枝条的,把这些已晾晒干的植物买回家,放在锅中,烧上一大锅热水,家中每个人都用这种水来沐浴,据说,这样做可祛湿、驱邪、健身,特别是小孩子这样洗过后,夏天不易长痱子,痂结。小时候曾经年年端午都这样洗浴,在升腾的热气中,氤氲着艾叶和石昌蒲特有的香味,这样的沐浴似乎很有神秘感,并带有一种强烈的健身心理暗示,与其说是一场沐浴,实际上更像是一场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
二,用草木灰水泡糯米包粽子,吃米粉鱼、米粉肉
先把晒干的花生藤烧成灰,把这些草木灰过滤干净,然后放入冷水中反复搅拌均匀,让它自然沉淀一夜后,再用这种水来浸泡糯米,几小时后,就可以包粽子了。用这种水浸泡糯米取得是草木灰中天然的碱性,这样包出来的粽子爽滑而富有弹性,嚼劲足、口感特别好,有一种淡淡的花生藤的清香味儿。粽子不易消化,草木灰有消食的功效,发明这种包粽子方法的客家先祖,可以说的上是一位智者了。他这种包粽子的做法,不但可以让粽子更好吃,还考虑到了饮食的健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赣南人喜欢在端午节时做上一道米粉鱼、一道米粉肉。把鱼、肉切成薄片,加入适量食盐、料酒、生抽,再加一些蒜蓉、辣椒末,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先腌制一会儿,然后裹上米粉,放入已用湿粉丝铺底的蒸笼里,用中火或大火蒸上20分钟左右,一道香味四溢,让人垂涎欲滴的米粉鱼、米粉肉便可隆重登场了。据说这道菜也是毛泽东当年在赣南闹革命时最喜欢的一道菜,他给这道主菜加另外4个赣南菜的组合取了个浪漫的名称,叫\"四星望月\",真不愧是伟人、诗人情怀啊!
三,喝雄黄酒、在房子四周洒一些雄黄酒
这个习俗在赣南的乡间常见,据说在房子四周洒上一些雄黄酒,可以避蛇、驱蛇; 端午时节喝了雄黄酒可以驱邪、健身,整个夏秋季节都不怕蚊虫叮咬。雄黄的味道十分浓烈、独特,现在,我已是多年未见过、未曾喝过这酒了。
四,门楣、窗棂上挂艾叶枝条、石昌蒲
过端午时,赣南客家人家家户户都会把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乡间的,还会把房屋四周的杂草都清除掉,以免招蛇、藏蛇,滋生蚊虫。一大早,几乎每家人都会在门楣、窗户上挂上一些石昌蒲和艾叶枝条。挂这些蒲艾的历史由来已久,主要的作用是驱除蚊虫、避邪去病。端午前后,即便在赣南城市里的别墅、高层电梯房的门楣上,也随处可见地挂着蒲艾……
五,赛龙舟
赣南是千年宋城,水系资源丰富,是赣江的发源地,在赣南赛龙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端午时,章江上有龙舟赛、贡江上有龙舟赛、赣江上也有龙舟赛。在这里赛龙舟和祭拜龙王是一体的,先祭拜龙王,再赛龙舟。比赛时,彩旗猎猎、战鼓齐鸣,过江大桥上、沿江两岸边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看的人似乎比江中龙舟上奋力挥浆的人还有拼搏,这也算得上是\"脐橙节\"以外,赣南年年的另一大盛事吧。
岁岁端阳又端阳,青青艾草淡淡香。汩罗江水源远长,天问离骚去何方?
竭诚欢迎各位朋友来赣州旅游、观光、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