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罗斯福想寻找战机和借口组织反法西斯联盟统一战线加入作战行列从中牟利,这就是罗斯福高明之处。所以战争结束,美国在二战中大发横财,攫取不少利益,抢走欧洲大批科学家和技术人
二战前期,美国大发战争财,不断供应轴心国战备物资,主要是以日本为主,却不供应当时处于弱势的中国。宋美龄为此多次奔走美国,希望美国放弃对日本的供应,然而美国政客却纷纷躲避,并嘲讽宋美龄是“国际叫花子”。
中期,英国,法国顶不住德国的进攻,多次游说美国,也是无果,直至法国沦陷,罗斯福才意识到养虎为患已成大害,和丘吉尔达成一致,条件是英国把殖民国大国的地位让给美国。至此,美国正式宣布制裁轴心国(是制裁不是宣战,但是美国民众不愿意打仗)。日本得知消息后阵脚大乱,多次派人到美国游说,希望美国只针对德意两国,恢复对日物资供应(主要是钢铁和石油),无果。当时的日本在中国虽说占据优势,但已骑虎难下,如果断了物资,日本将在中国战场彻底陷入泥潭,于是,日本与德意两国协商后决定铤而走险——偷袭珍珠港,试图以夺取海上霸权后要挟美国不要插手轴心国的战争,为物资供应安上第二保险,日本疯狂开启对亚洲国家的疯狂侵略和掠夺,并为此打上一个“光鲜亮丽”的旗号——东亚共荣(然而杀戮并未停止,一些小国如新加坡菲律宾等早已忘掉此事,所以说这是他们民族的悲哀,如同狗一般,为了两块骨头摇尾乞怜忘记仇恨,奇怪的是受伤最小的马来倒是没忘记日本人犯下的罪行)。
美国对自己的自裁信心满满,认为只要我不参与战争,只是把物资供应对象换个方向(注意这个方向只针对英法,不针对中国,只是停止日本的物资供应),可以继续大发战争财。但美国人认为轴心国只会对其服软,,不会对美宣战,更不会想到日本在谈判成功的当天,居然会远涉大洋攻击美国舰队。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人懵逼了好半天,才正式向轴心国宣战,幸亏,多年的战争准备才使美国迅速进入战争状态,并和苏联结为盟军,至此,开启了反法西斯的胜利之路。
至于什么引诱日本人先开枪的说法,其实就是美化美国智慧的无稽之谈,日本在早期拍了部电影叫“偷袭珍珠港”,就把这些背景一一介绍(二战后日本导演的反战思想值得点赞),可惜这部电影随后被美国封杀,原因是影片中美国太贪婪,有损美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