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为何偷袭珍珠港惹火烧身?

日军把自己看得太强大。要与德国意大利三个同盟国征服世界,打美国是早晚的事。那必须得先下手把美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先打掉。所以就偷袭珍珠港。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了两次袭击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05 00:25:06

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了两次袭击,在不到110分钟的时间里,美国海军被击沉了四艘主力舰,十余艘驱逐舰,以及各类辅助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机场被炸成了废墟,188架飞机被炸毁,美军官兵伤亡人数4500多人,而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便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使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的偷袭珍珠港战役,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着争议性,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美国的疏忽大意使日本的偷袭取得了成功。

二:美国罗斯福总统施行的“苦肉计”。

本人倾向于“苦肉计”的说法,主要观点如下:

这还要先从日俄战争说起。西方列强十分乐意看到俄日互殴,相互剥弱,但是英美两国却很快的看出了其中的端倪,虽然日俄战争能剥弱这两个列强国家,但是。这其中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让日本独占我国东北,德国势力失去俄国的制约因素以后,在欧洲崛起,做大做强,这些因素将严重影响到英美两国在华和在欧洲的核心利益。因此,英美两国一直在积极奔走,展开斡旋,通过英国影响日本,怂恿法国说服沙俄,为双方牵线搭桥,签订停战协议。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二战斡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叔叔),态度最积极,因为他一心想把太平洋变成美国的“湖泊”,成为自已永久的势力范围。1905年的8月9日,日俄两国在美国的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大厦举行谈判。由于美国国会担心日本获得俄国的战争赔款,会加强其海军的力量,将会威胁到美国在菲律宾和夏威夷的利益。因此,在日俄两国的谈判的过程中,明显的采取了偏袒俄国,挤压日本的态度。

本来沙皇在谈判一开始就声明,“一寸土地”,”一个戈比也不给,”加上沙俄的谈判特使维特抵达美国后,大打悲情牌,一时间令同种的美国人对沙俄帝国逐渐由讨厌变成了同情。维特在得到日本的和谈条件(要求沙俄款30亿卢布,割让包括库页岛,堪察加岛在内的全部沙俄太平洋沿海地区,老奸巨滑的伊藤博文称病推辞,没有参加谈判)后,第一时间将其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上,一时间美国民众纷纷指责日本政府贪婪,厚颜无耻。虽然迫于压力的日本放弃了领土的要求,但依然要俄国支付12亿日元做为“赎金。此时,西奥多罗斯福按耐不住,给日本政府写了一封长信,表示:”如果日本只为一笔金钱而重新采取军事行动,它将得不到金钱,而且很快会失去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同情”。有了美国支持的沙俄,态度更加强硬,并做出谈判破裂回国的模样,日本政府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被迫选择了妥协。

希特勒沦陷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后,罗斯福已经清楚了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而美国国内却弥漫着严重孤立保守主义,民意的舆论,舆情是“只想置身事外,闷声发财,,不愿卷入到战争中的漩涡中去”。然而,大国战略视野下的罗斯福,深谙英国,苏联如果被德国打败,对只剩下美国这个“孤岛”来说意味什么。由于美国中立法的限制,不能卖给宣战国交战双方军事物资与军事装备,这也是当时国民政府无法对日宣战的主要原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危翼之下,焉有完卵\"的残酷现实使罗斯福深感忧虑,焦急,而民意的限制使美国政府根本无法对德宣战,通过正常参加的方式打击纳粹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无奈的罗斯福只能绞尽脑汁,绕个大圈子,通过军火租借军火的方案支持英国抵抗纳粹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爆发后,英美两国放弃了传统的敌视,仇恨苏联的政策,开始积极和苏联结盟,美英两国国开始援助苏联抵抗对德战争。

美国把拉丁美洲看成是自已后院的同时,也同样把太平洋的势力范围看成是自已的核心利益。1941年4月13日,日本同苏联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后,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日本军国主义,开始放手对东南亚发动进攻。在太平洋核心利益受到侵犯的美国开始对日本实行禁运政策,加大对国民政府的支援力度,这对于资源贫乏的日本岛国来说,无异于是致命的打击,别无选择的日本只能通过冒险的方式与手段,企图通过偷袭的手段,来实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胜,对于日本的伎俩手段,罗斯福早己洞若观火,看得一清二楚,但为了实现美国参战的目的,给日本一种浑然不知的错觉。这也是有许多“征兆”的,如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夕,罗斯福下令太平洋舰队司令以“检修”的名义,把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从夏威夷港驶离,回到美国本土。,当时的国民政府军统局己经截获了日本即将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并紧急的转给了美国政府,太平洋舰队的情报机构已经觉察了日本的战略企图,并上报太平洋舰队司令。然而令人感到”诡异”的是,不仅美国政府”无动于衷”,连太平洋舰队司令都斥责下属“大惊小怪”,令其不准泄露此事,但却依然不做战备准备和防范。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到德国以后,气得希特勒暴跳如雷,破口大骂日本“蠢猪”,蠢货。虽然当时的德美两国己经处在暗战之中,但是希特勒畏惧美国这个“庞然大物”,只是暗中和美国角力,并没有对美宣战。因为希特勒十分清楚明白,实力雄厚的美国参战对德国来说将意味着什么,他更清楚,日本此举只能“逼迫”德国和美国彻底的翻脸,和美国已经没有了任何回旋余地,在无奈之下,为了履行轴心国的义务,对美宣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后,美国国内舆论,舆情沸腾,一致要求对日宣战,来一雪国耻。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要求国会对日宣战,并且将12月7日定为美国的国耻日。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世界反法西战争逐渐进入高潮。此时的罗斯福并没有实行对太平洋的优先战略,来展开对日的直接作战,只是更加力度的加大了对国民政府的支援,来拖住日本,使日本掉进了我国的战争泥潭,注定了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失败命运。而罗斯福实行的是欧洲优先战略,首先打击的目标就是轴心国中实力最强的纳粹德国。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