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读书真的有用,最核心的就是“学以致用”。不管什么内容,有所感悟、在生活中有所实践,得到了印证,才能做到“将书中的思想融入自己”。
阅读一般有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信
要让读书真的有用,最核心的就是“学以致用”。不管什么内容,有所感悟、在生活中有所实践,得到了印证,才能做到“将书中的思想融入自己”。
阅读一般有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信息、提高认知。想要获取书籍中的营养,显然获取信息进而提高认知是我们的目的。不管是何种目的,保证阅读效率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只有当我们能用最快的速度、最完整地理解书本要表达的意思,阅读才具有意义。
这里要推荐一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高效能阅读》两本书,能够帮助提高阅读效率,为汲取书本的营养打基础。还有最为经典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个人觉得相对于前两本稍稍进阶了一点点,也是不可错过的经典。
言归正传,在多种的阅读建议中,个人实际操作以后觉得最简单、最方便懒人,同时又十分有效的,归纳为三点:
1、随读随想。
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一种美妙的境界,而阅读的乐趣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思考。在读书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头脑的配合,有活力的思维能帮助你在最大程度上汲取到书籍的养分。
随读随想要想什么呢?一言概之就是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看书都会有类似这样的感觉:“啊,写得太好了!那天XXX同学跟我说起YY话题似乎就是这样的道理。”或者“这种方式真不错,以后遇到这类问题我也可以实践试试。”阅读过程能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你的思维活力满满在参与了。
2、随读随写。
其实阅读需要头脑的配合对大多数人都不是什么问题,但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很少有人会在阅读的时候随手写下自己的感悟。
但是既然想要学有所得,这一步是再懒也不能省了。最懒最便捷的操作就是随身带一支自动笔(不会在不注意的时候划花其他地方、不用削铅笔),直接在你的书上开写~
当然如果你阅读的是电子书,那就更方便了,从三五个字的感悟开始写,慢慢你会写到停不下来的~
3、掩卷创作。
阅读期间书写的笔记是零散的,当你读完一本书,如果不加以回顾,是无法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提炼到你认为对你的人生有用的东西的。
所以在整本书阅读完成以后,最好能再回顾一番,做好总结。做总结最好的方式就是有所输出,输出可以有两种方式: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
在说或者写的过程中,为了组织语言,你自然需要梳理全书内容,完善逻辑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书本的思想已融入你的思考,内化成为你的知识。
重复以上,久而久之就能看到效果啦!
我是傅小白有点黑。书中自有黄金屋,人丑就要多读书。